
秦末汉初,是篆书隶化的阶段,西汉的石刻资料所见不多,幸得考古新发现了这一时期大量的简牍帛书,补了资料的空白,使我们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了解篆书向隶书转化的不同阶段汉字结构的变化、书写笔势的变化和个人书写风格的多样。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发现之一。继1972年一号汉墓成功发掘之后,又于1973年11月至1974年年初继续对二、三号汉墓进行发掘。特别是三号墓出土的大批帛书,以及简牍、帛画、纺织品、乐器等众多贵重文物,为研究西汉初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批帛书的内容涉及古代哲学、历史和科学技术等许多方面,不仅在考古学和文献学上有巨大的意义,而且在书法史学上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本期《马王堆帛书书法体势》一文,遴选了15件马王堆帛书进行对比、分析,从古隶和汉隶两个阶段详细分析了隶化过程中不同时期书写的共性和书者书写的个性。

《老子》甲本

《阴阳五行》乙篇

《五星占》

《相马经》

《周易》

《老子》乙本
《山东新发现东汉文通食堂题记》是山东地区东汉民间石刻书法的实物资料。在2018年3月至4月的“中国汉画大展”中,邹城文物局送展了这件题记,此题记经释读有六百余字,是目前国内汉代画像石题记中最多的一石。《文物》2017年第1期发表了关于题记释读的文章,本文则是侧重于研究题记的书法特征。

东汉文通食堂题记(局部1)

东汉文通食堂题记(局部2)
北魏《直显墓志》不仅呈现了北魏时期墓志书法的成熟和峻美,《北魏直显墓志及其书法特点》一文对墓主的身份、官职、葬地进行了考证,为研究北史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本文还列出了志中使用的别俗字。

北魏直显墓志
本期《故宫博物院藏王守仁〈寓赣州札〉考释》一文,通过对《寓赣州札》的考释,勾连出了王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的军事才能、家族及至交,并通过故宫所藏王守仁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的比较研究,呈现了王守仁书法源流、风格以及书学思想。

寓赣州札(局部)

王守仁草书龙江留别诗卷 (局部)

王守仁行书桃源行卷 (局部)

王守仁行书铜陵铁船歌卷(局部)
书法史不仅仅是由名家建立起来的,而是一个时代中许许多多的人参与的书写实践汇成了书法史的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小名头的书家未能进入人们的视线,随着考古资料的丰富和研究视野的开阔,人们从新资料中不断提取信息丰富着研究。本期连续上期刊登了朱关田先生整理的《隋唐五代署书人墓志年表》,可以丰富这一时期书法史的研究。

目 录
马王堆帛书书法体势
刘 刚
山东新发现东汉文通祠堂题记
胡新立
北魏《直显墓志》及其书法特点
王 沛
隋唐五代署书人墓志年表(二)
朱关田
故宫博物院藏王守仁《寓赣州札》考释
伏 冲
图版目录
明 王守仁 寓赣州札
马王堆汉墓帛书
《足臂十一脉灸经》
《五十二病方》
《养生方》
《式法》(《阴阳五行》甲篇)
《老子》甲本
《五行》
《春秋事语》
《刑德》甲本
《战国纵横家书》
《阴阳五行》乙篇
《五星占》
《相马经》
《周易》
东汉 文通祠堂题记
北魏 直显墓志并盖
明 王守仁 寓赣州札
《黄帝四经》
《老子》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