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镌岩造像——中原北方东部北魏中期至东魏石刻佛像造型分析

新书|镌岩造像——中原北方东部北魏中期至东魏石刻佛像造型分析

04月27日 14:13

镌岩造像——中原北方东部北魏中期至东魏石刻佛像造型分析》具体地阐述了中原北方东部地区,北魏晚期至东魏石刻佛陀像造型的发展情况。笔者基于实地调查资料和学界披露资料,采用考古类型学与美术史样式论相结合的方法,就石刻佛像的着衣表现及人体造型进行分析,以期揭示其演变规律和相关文化内涵。北魏中晚期佛教造像,先后以旧都平城和新都洛阳为中心展开,并在二者影响下形成多个次中心,东魏则是在此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基于各地佛像的发展面貌,可分为山西北部、河南中北部、河北中南部和山东北部、山西中南部四个各具特征的区域。

山西北部造像集中在旧都平城的云冈石窟,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佛像包括云冈第一期和第二期前段实例,在中原旧有造型基础上吸收了以犍陀罗为核心的西域文化因素,着右肩半披式或通肩式袈裟,注重形体结构的刻画。这种云冈模式形成以后,辐射到北魏境域的许多地方。第二阶段佛像包括云冈第二期后段和第三期实例,在原来云冈造型基础上吸收了南朝文化因素,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造型重心转移到服饰刻画方面。河南中北部包括以洛阳为中心的中部及以新乡为中心的北部,其佛像在北魏迁都洛阳后发展起来,起始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旧都平城因素。河南中部区以相继开凿的龙门、巩义石窟为主体,其佛像几乎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在迁都后二十年间孕育多种新样式,进而强烈地影响了中原北方广大地区。河南北部区以背屏式造像为主体,佛像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发展途中又受到洛阳影响。进入东魏后,此二区佛像依然沿着以往轨迹发展。河北中南部和山东北部分别以定州和青州为中心展开,二区石刻佛像在本地金铜佛造型基础上,吸收新都洛阳文化因素,于北魏晚期后段至东魏获得充分发展。二区佛像均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又各有其发展脉络,河北中南部普遍流行白石佛像,而山东北部则流行石灰石造像,并且都在北魏晚期产生特殊的棱角状袈裟褶皱雕刻样式。进入东魏,河北中南部佛像袈裟衣褶向线刻造型发展,而山东北部袈裟线刻衣褶日趋浅淡,更重视表面施彩。山西中南部指以长治为中心的太行山西麓,此地佛像造型主要吸收了新都洛阳因素,也部分地继承了旧都平城因素。其佛像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为主的多种袈裟形式,体现了浓厚的地域和民间色彩。

本考察厘清中原北方东部地区北魏晚期至东魏石刻佛像的发展格局,梳理清楚各区域佛像造型的演化脉络,有助于加深对北朝佛教物质文化的整体性认识。


黄文智,男,1975年出生,湖北大冶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文学学士、硕士,艺术史论系艺术学博士。现为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从事雕塑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在《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故宫博物院院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